

近日,广西南宁市邕北灌区施工准备工程开工活动在马山县林圩镇举行,标志着“十四五”期间广西在建的设计灌溉面积最大,南宁市投资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综合效益最显著的灌区工程,正式进入建设实施阶段。该工程建成后,将形成连通红水河与郁江两大干流的区域水网,为灌区范围内100余万人提供稳定的供水水源。
一直以来,南宁市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供规划和政策保障、强化项目资金支持、强化项目跟踪服务等方式,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的支持力度,让水利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
抓好水利投资,关键要解决“钱从哪里来”。“十四五”以来,南宁市共争取获得水利专项中央资金13.21亿元和自治区配套资金4.3亿元,支持16批次63个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包含五化灌区续建配套(一期)、那平江堤等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累计申报获得水利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2.05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提高了水利设施防洪抗灾和农业灌溉能力。”市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加快推进邕北灌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南宁市通过跨部门、跨地市积极协调,解决了项目立项依据、水资源配置等关键难题,全力推进邕北灌区工程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6月24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邕北灌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该工程正式具备推进建设的文件依据。
南宁市还积极开展水利工程前期各专项论证、项目规划方案等工作,各有关部门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水利工程前期研究;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抓好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指导工作,并制定时间节点有效推进;建立调度机制强化项目建设督导,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调度形式,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一批水利工程顺利建设,尽早发挥效益。
兴水惠民,利在千秋。“我们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抢抓‘十五五’规划编制窗口期,争取将邕北灌区、伶俐水库及灌区、屏山水库及灌区、邕南灌区等重大水利工程纳入国家、自治区‘十五五’规划,为推动项目建设提供规划保障。”市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全周期管理,实行清单式管理、节点化调度,加速推进项目前期论证;加强在建项目督促,及时了解存在问题,并给予协调指导,确保项目前、中、后各个环节按时间节点推进,为推动水网建设和安全良性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1.人工智能重塑研学模式 让体验焕发新活力2.打好特色产业牌 奏响乡村振兴曲3.南宁首届人工智能职业技能大赛报名启动 高能赛事激发AI人才竞技活力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韦静 通讯员赵良刚
编辑丨黄运明
校对丨张 威二审丨奚林忠三审丨陈满运 刘晓婧南宁日报新媒体出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