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30年逐步构思,6年写作而成,作家邱华栋最新历史长篇小说《空城纪》名列《当代》2024年度长篇小说五佳之一。
“这部小说中有一节名为‘根在中原’,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也是我们的根,在这里我致敬我的老家——河南。”5月11日晚,在2025当代文学之夜现场,邱华栋动情地说。

邱华栋祖籍河南,出生在新疆天山脚下,《空城纪》是他为自己的出生地献上的一个宏大故事。小说在纸上复现龟兹、尼雅、敦煌等西域古城“湮没的辉煌”,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六个章节,像石榴的六个籽房,各自独立但又构成一个浑然整体,穿梭于想象与现实之间。

探究这部小说写作的起点,可以追溯到邱华栋十几岁时在新疆古城中见到的壮美一幕。“在一处废墟遗址,迎着晚霞,成千上万只野鸽子从废墟里飞起来,非常震撼。”邱华栋说,“后来才知道那是唐代北庭都护府遗址。30余年后的一天,我忽然回忆起那个傍晚,也成为这部作品写作的一个契机。”

这部作品中涉及的汉唐历史信息特别丰富,源于作家深厚的史料积累和行走经历。邱华栋表示:“多年来,我收集阅读了许多关于西域历史地理、文化宗教、民族生活方面的书籍,造访了交河故城、楼兰古城遗址等,那些人去楼空的荒芜景象,引发了我绵绵不断的文学想象。”
在小说第二部分“高昌三书”中有一节名为“根在中原”,凝聚了邱华栋对老家河南的深厚情谊。
谈及老家,邱华栋有很多话要说。“河南是一个文学大省、文学强省,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社会现实生活为作家提供了很多创作源泉和营养。”他说,从河南出发的作家不管走多远,都会对家乡投下深情的回望,也呼唤更多河南作家关注自身所携带的丰富文化符号,书写出更好的作品,河南文学未来可期。

从十几岁开始,邱华栋笔耕不辍写作了几十年。如何保持旺盛的创作激情?他坦言:“没什么秘诀,就是对写作的热爱,要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把年度目标化整为零,去阅读吸收、行走创作,就会写出好作品。”
谈及未来创作,他早已明确方向,“会继续以西域题材写作,将《空城纪》中部分内容扩充为长篇,像是一棵大树长出新的枝丫一般,用多部作品共同映照出古代西域文化的丰富璀璨。”邱华栋说。

●邱华栋《空城纪》(译林出版社2024年7月版)
《空城纪》是作家邱华栋构思30年、写作6年完成的长篇小说。作品以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六章结构成一个浑然的整体。《空城纪》以诗意语言和绚烂想象回到渺远的西部世界,重寻龟兹、尼雅、楼兰、敦煌等西域古城的历史传奇。在《空城纪》中,六座西域古城得以复活,一座座废墟还原成宫殿城池,一个个人物从此有了鲜活的生命。作者在书中要找到打开千年历史的钥匙,更要描绘新时代升起的信号。繁复的历史,苍茫的废墟,复杂的人物,瑰丽的风情和奇异的传说,构成了西域两千年的史记、传奇和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