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公交吃相太难看了!”5月22日,一则质疑珠海公交乘车码存在广告诱导陷阱的视频,在网络和珠海市民朋友圈刷屏。视频中,一位想刷码乘坐公交车的男子,在使用乘车码过程中,却被广告诱导,办理了4个运营商付费业务,累计每月扣款50元。
对此,记者联系了珠海公交集团旗下负责乘车码业务的珠海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关注到该视频,视频系摆拍,目前已经将相关广告下架。
南都接到办栏目记者获悉,珠海公交乘车码广告过多、误导性强等问题此前便已存在,并广受诟病。2024年10月,南都曾对此进行过报道(详见报道《广告和乘车码一样大!珠海公交乘车码遭市民投诉,官方回应》)。

抖音号“全说商业”发布的视频截图。
视频爆火!使用珠海乘车码被诱导扣费?
5月23日,南都记者在抖音平台查看了这一爆火的视频《吃相太难看》。记者看到,视频5月22日发布于抖音号“全说商业”,该账号日常主要更新财经类内容,粉丝已超千万。截至发稿,质疑珠海公交的《吃相太难看》视频点赞量已经超过21万,评论数达2.6万条。
视频记录了该财经博主将自己打扮为务工人员模样乘坐珠海公交车的过程。视频中,博主在公交车上拿出手机扫了乘车二维码,随后在页面进行了点击,在输入几次验证码后,该男子仍然未能成功用上乘车码,最终只能使用现金支付车费。下车后,男子表示,手机收到中国移动短信,已经被办理了“呼叫秀粤享精选包 15元/月”“主叫视频彩铃功能”“咪咕短剧超级会员 20元/月”“咪咕短剧家庭精品会员 15元/月”。

扣费记录。
南都记者发现,视频虽然是具有“演绎”性质,该财经博主也并非务工人员,但视频中反映的问题却是现实存在的。
网友:公交乘车码“损害珠海城市形象”
“过年去珠海,我也整个套餐,在公交站跟10086说了半天,才退订。原来大家都一样”“以前也中招过,太坑了!”“个人认为珠海公交乘车码已经严重珠海城市形象!”在该视频下面,不少网友也留言分享了自身类似经历。
使用公交乘车码为何会被办理运营商付费套餐?南都记者发现,问题的根源出在“广告诱导”这一问题上。事实上,视频中男子点击的乘车码页面,并非乘车码注册链接,而是中国移动的广告。
该广告分为两部分,上方小面积广告为珠海通公众号广告,下方稍大面积广告位为中国移动广告。移动广告页面则写有“请凭本人手机号码提交”字样,两则广告放在一起,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误导效果,容易让人误认为广告是珠海通乘车码的注册页面。

广告页面存在于小程序中间显著位置。
进展:广告位已下架
23日,南都记者打开珠海乘车码小程序页面,发现视频中展示的广告位已经消失。该页面下方正中间有较为显著的“乘车码”字样,点进去后,开通微信自动扣费功能即可开通。
不过,进入珠海公交乘车码页面,仍有包括弹窗广告在内的较多广告。不过,记者并未发现与视频中类似的诱导性广告。
对此,记者联系了负责珠海公交乘车码的珠海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部负责人,该负责人证实,公司已经关注到该视频,并对视频中广告位进行了下架,“视频系摆拍”,该负责人强调。

23日,视频中展示的广告位已经消失。
珠海公交乘车码广告曾广遭投诉
事实上,这并非是珠海公交乘车码因为广告问题第一次被网友批评。此前,就有不少市民向南都接到办栏目投诉,表示“乘车码页面广告泛滥,要乘车要看广告,经常被误导点击”“一不小心就办了运营商套餐或者其他会员”。
此前南都报道后,珠海乘车码运营方对广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去除了乘车码页面上的大面积广告位,并屏蔽了此前被大量投诉的网贷广告。
记者获悉,类似情况此前也出现在珠海停车场扫码缴费页面上。此前,市民投诉经常被停车缴费广告误导。2024年,珠海多部门联合发起《停车场扫码缴费自律公约》,开始推广“纯净码”、根治“广告码”乱象。
作为市民出行的重要平台,为何珠海公交乘车码无法做到“纯净码”?在此前采访中,珠海通公司方面表示,广告业务收入是维持珠海通乘车码系统平稳运行、日常运维和功能更新迭代等系统经营成本来源之一,因此存在是必要的。
微评:
“知错,但就是不改!”
莫让“广告乘车码”败光“一元公交”积攒的珠海人气
珠海公交乘车码广告诱导问题,对于珠海人来说,应该并非是什么“新鲜事”了。就算没有自身坐公交时一不小心“中招”的“深切体验”,大概率也能在网上刷到他人的“吐槽”。
众所周知,珠海公交一直是珠海的一张城市名片。珠海司机礼让行人全国知名,“一元公交”带来的幸福感一度羡煞全国人民。
但令人费解的是,本应“纯净”的公交乘车码却屡遭投诉,长期被广告绑架。对此,官方回应是,广告是系统运维的重要成本来源。
但其实,广告看似弥补了运营成本,却是一笔实实在在“因小失大”的“亏本买卖”。乘坐公交车远比商业停车场更需要“纯净码”,如今乘车码却沦为广受诟病的“广告码”,此次爆火的视频,更是让几十万网友“看了珠海的笑话”。
城市公交,一直是财政补贴运营的,珠海公交亦不例外。通过公交车相关资源赚取广告费等,以实现公交公司更好的运营,本无可厚非。但把赚钱的心思打在了部分“不熟悉手机操作”的乘客群体上,用起了“诱导”的套路,实属不该。甚至在媒体曝光后,“知错,但就是不改”,更是显得傲慢和不可理解。
真心希望珠海公交能够珍惜自身多年积累的口碑和“金字招牌”。同时,也莫让“广告乘车码”败光“一元公交”积攒的珠海人气!
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