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2月,杨靖宇在极端恶劣的林海雪原,只身与敌作战多日,最终弹尽粮绝,陷入重重包围。在听到劝降的声音后,杨靖宇宁死不屈,他说道:“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日寇狰狞、硝烟弥漫,国难当头、山河破碎,怎能不站起来反抗!正是由于无数像杨靖宇这样的抗战英雄前赴后继、舍生取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之战、人类正义之战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人类文明的历史,以时间为轴,更以精神为脉。抗战英雄是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永不磨灭的精神坐标。抗战英雄的不朽事迹和光辉品格,闪耀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光辉,承载着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必胜信念。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支撑着近代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开辟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伟大抗战精神记述着国人同仇敌忾赴国难的历史记忆
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和残酷折磨,赵一曼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她在牺牲前给儿子留下的遗书中写道:“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呵,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呵!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的遗书,闪耀着质朴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大义,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动人表达。十四年抗战,神州大地硝烟滚滚,长城内外山河喋血,中华儿女发出了“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呐喊。为了中华民族尊严和子孙后代自由而抗战到底的决心,在亿万同胞的内心深处回响。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娃送他上战场。”国难当头,中华儿女空前团结、万众一心,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从北国边疆到岭南大地,从巍巍太行到扬子江头,抗日的铁流汇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得以被彻底洗刷,一盘散沙的旧中国走上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伟大抗战精神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亿万同胞“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自建党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人就确立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精神是人的意志和思维的沉淀,良好精神的塑造需要进行科学的意识判断和积极的物质实践。伟大抗战精神得以培育,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
七七事变爆发后次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民族自觉和历史担当,制定了正确的全面抗战路线,不仅巩固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不仅给出了以持久战取得抗战彻底胜利的方案,还绘就了战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
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奋战在抗日最前线,以杰出的领导才能、健全的组织体系、鲜明的政治品格,唤起并动员亿万同胞投身抗战,并树立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伟大抗战精神的生成及其弘扬,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伟大抗战精神昭示着中国人民捍卫和平正义的坚定决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军民伤亡高达3500多万人。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捍卫人类尊严、重建世界和平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地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大利亚,打下印度……
历史的年轮,折射出时代潮流的奔涌向前,演绎着发展轨迹的加速变迁。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唯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面向未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快速演进,各种不稳定不确定的安全因素交织叠加,战后国际秩序受到挑战,世界仍然很不太平,但绝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同时也是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探寻大道的民族。在新时代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讲好伟大抗战故事,必须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坚持正确二战史观,旗帜鲜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发出号召:“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体悟伟大抗战精神的厚重底蕴,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新时代中国的奋进姿态必将更加勇毅雄伟。
作者:黎田,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讲师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 黎田
记者:刘晓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