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岁的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侵袭性前列腺癌的消息引发全球关注。其病理分级高达9分且癌细胞已扩散至骨,意味着恶性程度高、分期晚。当地时间19日,拜登首次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癌症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和你们中的许多人一样,吉尔和我深知,创伤让人更坚强。感谢大家用爱与支持鼓励我们。”

震惊的同时,人们也不禁疑惑:为何连医疗资源优渥的拜登也未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究竟该如何防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前列腺外科主任荆翌峰结合临床经验,为我们揭开这一“隐匿杀手”的真面目。
前列腺癌为何难被早期察觉?
前列腺癌,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并不少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前列腺外科主任荆翌峰告诉记者,拜登并非第一位确诊前列腺癌的总统。美国前总统里根、“南非国父”曼德拉、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都是前列腺癌患者。这个“病人群”中,还包括“股神”巴菲特、传媒大亨默多克、中国台湾作家李敖等耳熟能详的名字。
荆翌峰说,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长期占据男性实体恶性肿瘤发病率榜首;在中国,虽发病率不足美国的1/5,但近年来增速惊人,已成为男性发病上升最快的癌症之一。
为什么连拜登这样的人物发现前列腺癌时也已经是晚期了呢?目前,对于网络上一系列说法,我们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不加以推断。但是从疾病本身来看,前列腺癌本来就是个“隐匿杀手”,其隐蔽性源于症状的不典型。荆翌峰说,早中期前列腺癌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即使到了晚期,很多病人也只是出现类似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尿频尿急、排尿不畅这些症状。
如何揪出早期前列腺癌?
荆翌峰强调,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关键在于两大筛查手段:直肠指诊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直肠指诊操作简便,医生通过直肠可直接感知前列腺质地与结节;PSA检测则是早期诊断的核心,尽管导致PSA升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超过50岁的男性发现PSA升高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进一步检查排除前列腺癌的可能。
《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建议,50岁以上男性及45岁以上有家族史者,在充分了解筛查风险后应积极进行PSA筛查。
不过,PSA异常,也并不代表就是前列腺癌。荆翌峰说,如果发现PSA异常,需要进一步仔细排查。多参数核磁共振是目前最常用的辅助诊断前列腺癌方法。此外,还可以采用PSMA-PETCT以及更高端的PSMA-PETMRI为前列腺癌诊断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而前列腺癌的最终确诊金标准是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目前仍然是“最高法院”。
拜登作为美国前总统,难道每年体检不查PSA吗?根据拜登的年度体检报告结果,并没有透露PSA数据。一个事实是,82岁的拜登已经不符合美国公共卫生政策对于前列腺癌筛查的指南。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不建议对70岁以上男性或预期寿命小于10~15年的男性进行PSA筛查。虽然这一指南减少了很多因不必要的筛查导致的过度医疗,但自从美国严格限制筛查指征以后,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比之前明显升高,拜登可能就是“受害者”之一。
前列腺癌“可治可控”
“恐惧来源于未知。前列腺癌也许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足够了解它。”荆翌峰告诉记者,60多岁的律师老杨1年前确诊前列腺癌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慕名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荆翌峰主任门诊,详细评估分析病情后,荆翌峰认为老杨这个情况属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考虑到年龄较轻,目前还在工作状态,给出最佳方案:先行内分泌治疗将肿瘤缩小,然后进行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加扩大淋巴清扫。经内分泌治疗联合机器人手术,不仅肿瘤得到控制,尿控功能也未受影响,老杨重拾生活信心。
荆翌峰说,前列腺癌属“惰性癌”,发展缓慢,早期治愈率极高,5年生存率可达99%。即便发展至晚期,也可通过药物有效控制。目前,前列腺癌是男性恶性肿瘤中治疗手段最丰富的癌种。
这些年来,由于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已经从泌尿外科最难的手术变为“常规手术”。对于早期患者,机器人手术更是可以很好地保留尿控功能和性功能。此外,对于不能手术或者不接受手术的前列腺癌患者,也有众多治疗方法可以控制病情,比如放疗、海扶刀(Hifu)以及药物内分泌治疗。具体的治疗选择,需要根据每一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和患者/家属共通沟通制定一个最合适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