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减贫」在中国

位于中国西南的竹乡兰沟村,因老旧破败而被叫作“烂沟村”。在国际竹编大师陈云华的带领下,村民们用竹丝编织出远销全球的艺术品。从“烂沟村”变身为“中国竹编第一村”,这里因竹而兴、因竹而富的故事还在继续......
With bamboo weaving master Chen Yunhua at the helm, Langou villagers make and sell bamboo weaving products around the world, turning their once-desolate village into the foremost village of bamboo weaving in China.
The bamboo-driven success story is far from over, with new shoots of growth keeping sprouting in this thriving village.
提起竹子,你会想起憨态可掬的熊猫,美味可口的竹笋,还是电影《卧虎藏龙》中一望无际的竹海?
2025年春晚,李子柒肩上的竹编牡丹花,来自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兰沟村。在这里,坚硬挺拔的竹子在竹编匠人们的手中变薄变软,重生为竹编画、盆栽、胸针等精美的艺术品。

很难想象,有着“中国竹编第一村” 之称的兰沟村,多年前也曾是个贫困村。1984年,陈云华开始在兰沟村办起了竹编培训班。四十余载,他带领村民将竹编从簸箕、竹篓等日用品升级为艺术品,开发出3000余种产品,销往全球各地。
竹编,以其足不出户便能制作的特性,给许多需要照顾家庭的妇女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带来了减贫增收的希望。曾经参加陈云华培训班的残疾人徐建兵,如今已有了自己的工坊。

2001年起至今,陈云华在国际竹藤组织等机构的引领下,曾赴全球26个国家进行竹编培训,还为来到青神学习竹编技艺的外国学员教学。青神竹编,也循着陈云华的足迹,在世界的版图上编织出璀璨的文化经纬。
如今的兰沟村,依托竹产业,一改曾经的模样。中国竹艺城、竹里巷子、竹编博物馆等景点,将千年竹编技艺呈现在世界各国游客的面前。竹音响、竹包、竹徽章等产品,践行了“以竹代塑”倡议,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青神力量。

正如陈云华所说,“竹产业是农民减贫致富的产业,竹编是永恒的朝阳产业。”从立体竹编、平面竹编,到有胎竹编、仿真竹编、竹编饰品,从四川小城到世界舞台,青神竹编以匠人之心,编织出跨越山海的减贫奇迹。
延伸阅读
「减贫」在中国丨“摆脱贫困”的宁德实践
「减贫」在中国丨“孤岛蜕变”的化屋奇迹
总策划:何兰生
监制: 江娜 曹茸
制片:赵洁 李竟涵
编导:刘硕颖
文案:董家琛 张震宇
监制:高雅 编辑:杜娟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