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西宁创建国家植物园的关键之年,西宁植物园立足野生动植物特色,抢抓文旅发展机遇,通过做好三个“文章”,实现园区吸引力与服务水平双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宁野生动物园游客量达25.24万人次,同比增长16.56%,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以游客服务为中心,西宁植物园今年持续推进园区景观改造与服务设施提升。在设施维护方面,完成雪豹馆、豹馆等明星动物场馆维修及宣传牌更新,同步对公共卫生间、园内座椅、垃圾桶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全面维护,让游客体验更舒适。
在景观打造上,五一期间在植物园和动物园打造11处花卉景观节点,栽植40余种16万余株花卉,形成“四季有花、步步有景”的游览体验。同时,创新推出系列主题展览:开园2323生态实验室,举办“五一”生态科普馆开园、兰花展,“六一”夏日Life多肉植物展,七月启动丝绸之路经济作物园,成为游客热门打卡点。此外,通过拆除废旧设施、修复高原明珠广场、更新导览标识等举措,进一步优化游览环境。
同时,强化科普营销,扩大品牌影响力。依托19个新媒体账号构建宣传矩阵,今年上半年发布动植物科普、园区资讯等内容2654条,全媒体粉丝达94万人,开展直播242场次,吸引约360万人次观看。以“雪豹之都”IP为核心,3月借雪豹幼崽“凌小蛰”引发关注热潮,4月通过“凌小蛰重生”主题宣传强化城市IP认知,吸引全国游客目光。同时,加强与央视、市级主流媒体合作,开展45场线下活动,覆盖2万人,并招募培训志愿者,提升公众参与度。
此外,在财政部门支持下,西宁植物园围绕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最大化,打造有青海特色的国家植物园创建体制,盘活资产资源,推动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完善景区服务功能配套,强化从业人员服务提升,在增强游客体验的同时,推动建立多元化长效资金保障机制,反哺国家植物园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