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筑牢安全堤 织密防护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线观察

时间:2025-08-16 00:15:00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筑牢安全堤 织密防护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黄韬铭、魏弘毅

企业工厂,员工远程控制智能化机械设备在车间内精准操作、加工产品;监管中心,指挥平台的电子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危化罐体、充电设施的安全数据;大型商场,安全体验区设备齐全,不少市民亲自上手,在实践中学习突发事故自救互救方法……

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2024年1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三年行动过半,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如何,各地有哪些新进展?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监管部门协同发力,是安全发展的关键。

江西赣州,电焊作业人员江洪升带着设备来到施工现场,用手机拍摄并扫描设备机身二维码,上传周边的作业环境。

“周围没有易燃物品,消防灭火设备齐全,审核通过。”街道工作人员在电气焊作业数字化监管平台上确认后,江洪升开始动火作业,整个报备过程只用了两分钟。

“动火作业安全风险较高,需重点监管。”赣州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吕志飞表示,为零散电气焊设备赋予二维码、加装芯片,能够实现对作业设备、人员以及现场安全的智慧化监管。目前,有关部门已在赣州、新余1万余台电气焊设备上试点推广,制止不安全作业行为3000余次,有效防控化解了风险。

下班回家后,天津市民曾宪宇将电动自行车推进车棚,扫码充上电。“现在小区装了不少充电桩,充一次才一两块钱,特别方便。大伙都不往楼上推车搬电池,楼道里也宽敞了。”

天津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张逢凯介绍,这是强化电动自行车领域“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的成果之一。通过把控蓄电池质量、加快充电设施建设、严格检查执法,今年以来天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数量同比下降62%。

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是防范事故的有效手段。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车间内,生产装置的阀门有序开闭,智能化机械臂将货物倾倒入库……所有这些操作,只需操控中心内的员工轻触几下屏幕即可实现。

“自动化系统更新后,员工对机械的手动操作频率从之前的日均385次降到0次,曾经的一线操作员成了幕后监控员。”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工程师周莉介绍,机械操作精准高效,避免了人为操作可能导致的不安全行为,也降低了员工在高温环境下的作业风险。

将电动自行车停到划定车位内,不见地面充电桩,蓄电池却已进入充电状态。“这是我们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能有效降低充电桩引燃失火的风险。”江西驴充充充电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文清介绍。

“除了研发更便捷安全的充电设施,公司的‘数字化智慧工厂平台’接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充电桩制造过程的来料、生产、品检、出库可实现全流程监测。”董文清介绍,设置充电桩的场所都配有消防设施,远离易燃物,从源头保证其符合消防安全防火要求。

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是织密安全防护网的重要方式。

社区基层是应急消防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浙江衢州三衢社区创新吸纳志愿者、外卖骑手,整合党员、网格员,组建起30人的应急消防救援队,今年以来仅外卖骑手上报处置的安全隐患已近30处;

天津君禧华庭社区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向居民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知识;

江西赣州赣县区建设应急管理安全文化主题影院,通过观影前播放安全科普视频、设置心肺复苏实操教学等应急互动体验馆,为群众科普安全文化知识,培养全民应急素质。

据了解,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国累计出台63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7万余公里,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2400万个,加固经营性自建房51万余栋,消除电梯隐患6万余项,还为57万余处小型生产经营场所、老旧小区安装了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2025年上半年,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9%、17.8%。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工作,把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