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徐洪泉翻阅老照片回顾烽火岁月。

导报记者与徐洪泉交流。

徐洪泉年轻时的照片。
台海网9月3日讯(导报记者 李雪梅 文/图)101岁的徐洪泉老人,平时在家里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打开相册翻看老照片。
8月初的盛夏早晨,得知导报记者要去采访,徐洪泉老人穿戴得干净整齐,坐在书桌前边等待边看照片。采访前,老人一直抚摸着相册里那些黑白的照片,虽然有些已经发黄,但照片里那些青涩的脸庞和矫健的身姿,依然透出一股强烈的青春气息,纯净又热烈。
照片里的许多年轻人,是徐老的战友,在硝烟四起的战火里,大部分都壮烈牺牲了。虽然时过境迁,几十年后,走过百岁人生的徐老每次看到这些战友的面容时依然动容,依然对着照片一一喊出那些令人敬仰的名字,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时光。
闯关东回乡投身抗日 参加大反攻痛打日伪军
年少时,徐洪泉从山东烟台海阳县的老家跟着村民北上闯关东。年仅16岁的他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的一家铁器铺里当学徒。在已沦陷多年的东北,徐洪泉目睹了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东北的生灵涂炭和民不聊生。1941年,他毅然跟着乡亲回到了家乡。1944年,在县里老同志的鼓励下,徐洪泉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在家乡的山林田野利用游击战术不断打击到处出没的日本鬼子,日渐成长起来。
1945年7月,徐洪泉参加了八路军胶东军区部队,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继续为消灭日本侵略者而战斗。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国民党令日伪军固守据点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国民党军队则向被八路军、新四军包围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推进。为了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共中央命令各部队迅速向敌伪控制的各大、中城市和铁路沿线进军。徐洪泉所在的胶东军区部队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对日伪军展开猛烈的攻击,相继攻克了胶东多地。1945年9月初,仅剩平度城这一顽固堡垒,还有6600余名日伪军固守城池。
平度城既是胶东解放区的门户,又是胶东军民向胶济铁路敌占区反攻的后方中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平度城经日伪军多年经营,工事坚固,碉堡林立,仅有4华里的古城墙上就修筑了30多个高大的碉堡。9月7日,徐洪泉跟随部队攻克了城关三道大关卡,城里的日军仓皇南逃到高密。经两次劝降未果后,9日夜,徐洪泉所在部队发起总攻,次日全歼守敌。
谈起战斗的激烈,徐洪泉历历在目:“那天晚上足足打了8个小时,驻在县中学的日本鬼子见城关已破,天不亮就夺路向南逃往高密。我们部队发起了总攻,西门炮火特别激烈,我们自制的土钢炮打破了西城楼。爆破组在炮火掩护下,冲过敌人的封锁线,一举炸毁日伪军在石桥上架设的铁丝网,打开城门。战友们冒着滚滚浓烟,冲进城里用手榴弹将日伪军炸得死的死、逃的逃。”
这场战役的胜利成为了胶东大反攻以来的模范战例,但也让年轻的徐洪泉失去了众多亲密的战友。徐洪泉幸存了下来,每每回忆战争,老人总是看着那些旧照片,既伤感又愧疚。
南下福建参加炮击金门 期待台湾早日回归
经过了战斗的历炼,徐洪泉从普通士兵成长为班长和排长。后来,参加了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
徐洪泉的部队一路南下解放南京、上海,在松江休整一段时间后,从浙江入闽,解放福建。
“我们部队一路坐渔船、坐货运火车到浙江江山后,每个人背着干粮袋走了一星期左右,进入闽北。我们一路走一路追国民党部队,那时候天气非常炎热,山区树林里又潮湿,北方的战士很不适应,身体出现各种暑热发炎的状况,但部队行军不能停,战友们只能坚持着跟上大部队,不能掉队。”徐洪泉回忆。
福建全域解放后,徐洪泉因战斗期间的优秀表现,晋升为连长。1954年,他被部队派到南京军事学院去专业学习了3年。毕业后,徐洪泉回到厦门31军,参加了1958年的金门炮战。虽然没有正面上战场,但为金门炮战做准备和配合的经历也让徐洪泉印象深刻。“8·23金门炮战,我的部队是步兵,与炮兵配合,为了战时能登岛,我们步兵昼夜不停艰苦训练,学习游泳、划船、救生等各种技能。开战后,我们解放军部队从厦门等地万弹齐发打向金门,从1958年到1959年,总共进行了7次大规模的炮击战役和数次空战。”徐洪泉说,炮击金门有力打击了台湾当局的嚣张气焰,捍卫了“一个中国”原则。
前几年,徐洪泉特地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当年的战地前线厦门大嶝岛去走访,当年他日夜穿梭战斗的战壕、碉堡和大炮依然完整如故,耳边再也没有大炮飞机的轰隆声了,当年前线的战场已然成为了国防教育基地。“我走在那些地道战壕里,好像又回到当年的战场了,我们协同炮兵作战,随时准备登岛。”站在海边,徐洪泉望见海那边不远处的大小金门岛,感慨万千,潸然泪下:“台湾什么时候能统一,我的那些战友啊,你们在哪里?”
欣喜祖国巨变 期待见证建军百年
在参加革命队伍奋勇战斗拼搏20年后,1965年,徐洪泉光荣地从部队副团长的职级转业到地方,在福建省农业机械厂工作,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继续发光发热直到1985年离休。
离休后,徐洪泉与家人孩子一起在福州生活,他并没有忘记党和部队对他培养的恩情,时刻关注着国家时事和军队的建设发展。离休这几十年来,每次国家遇有自然灾难、各种社会险情以及前几年全球大暴发的新冠疫情等,徐洪泉都主动到社区里积极捐款,每次都是上万元的捐款金额。孩子们也非常理解父亲,每一次都十分支持父亲的义举。
采访中,徐洪泉时而沉思,时而兴奋,沉浸在当年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时代里,嘴里总是念叨着那些牺牲的战友和他的指导员。“我很幸运,经历了上百场的战斗活了下来,现在还能几代同堂,看到祖国这么大的变化,生活幸福,感谢党感谢部队。”101岁的徐洪泉老人很高兴,笑容在脸上绽放,虽然历经千帆,眼睛却依然如年轻时清亮。
在党79年,革命生涯荣获多次嘉奖,徐洪泉老人说:“人生没有遗憾了,我还要看九三阅兵,看我们国家军队现代化的装备和高速发展,很欣慰。我还希望我能看到我们国家建军100周年的那一天。”
*******************************************************
【台海网报料渠道】
邮箱:taihainet@163.com
报料、登报、维权、内容合作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