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里·布图索夫(1961-2025),俄罗斯,戏剧导演
2025年8月10日,当代俄罗斯戏剧界领军人物、著名导演尤里·布图索夫在保加利亚度假时不幸溺水身亡,终年63岁。
7月6日,他还在北京举办见面会,与中国戏剧人和观众交流。那次,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提到:“把百年前的旧文本赋予一些新的意义,让观众与这些经典文本产生对话,从而促使他们去思考,去批判性看待我们周围的事物、探索如何面对生活。”这正是他在艺术生涯中一直追求的:通过舞台让人重新审视世界。
尤里·布图索夫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他排演了毕希纳的《沃伊采克》、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加缪的《卡里古拉》、契诃夫的《三姊妹》《万尼亚舅舅》等诸多经典剧作,他的舞台和创作理念深深影响了一代观众和戏剧人。
布图索夫于1961年9月24日出生于圣彼得堡的小镇加特契纳,最初的人生可谓与舞台毫无关联。他从列宁格勒造船学院毕业后,曾尝试过多种职业,但心底对戏剧的热爱最终将他引向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从此,他的人生与戏剧紧密交织。
他凭借早期的作品初露头角,包括尼古拉·果戈里的《婚事》、根据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改编的《疯语者》。1996年,他的毕业作品《等待戈多》在克鲁科夫斯基运河剧院上演,获得了巨大成功。
凭借不断的探索和突破,布图索夫走上了更广阔的舞台。他曾任圣彼得堡伦索维特剧院艺术总监(2011-2018),并担任瓦赫坦戈夫剧院首席舞台导演(2018-2022)。他的作品不仅在俄罗斯上演,还在波兰、韩国、挪威、保加利亚、立陶宛和丹麦等国演出。
以颠覆性的创新重塑现代戏剧的面貌,是他作品的特点也是他的成就。有观众看完他的戏之后感叹,那些经典作品,竟然能变“疯”。他打破经典文本的固定框架,将契诃夫等剧作家的故事解构、重组,甚至融入摇滚等现代元素。在叙事手法上,他彻底打破线性时空逻辑,让演员跳出角色、即兴互动,甚至强行打断观众的沉浸感,把观众从共情者转变为审视者。
2019年,布图索夫为乌镇戏剧节带来了他排演的契诃夫名作《三姊妹》,成为那一届戏剧节最具话题性的演出之一,中国观众得以一窥他独特的个人风格。
布图索夫曾说,每一部戏都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它出生,它长大,它难过,生病,然后死亡。如今,他离去了,大幕落下。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丁慧
责编 杨静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