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专访《戏台》主演陈大愚:在作品中积累了一大本工作经验

时间:2025-07-25 18:36:00

7月25日,电影《戏台》正式上映,这部影片是陈佩斯时隔27年重回大银幕,同时担任导演、编剧、领衔主演的作品;原本定于7月17日正式上映,后改档至7月25日上映,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电影《戏台》预测总票房将超过3亿。

这部改编自同名高口碑话剧的作品,由陈佩斯、黄渤、姜武、尹正等实力派演员联袂出演。而在这部实力派演员云集的影片中,青年演员陈大愚饰演的徐明礼一角十分亮眼,这是一个在民国各方势力间周旋的圆滑角色,被他演绎得既真实又充满喜感。

近日,陈大愚接受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不仅分享了他在电影《戏台》中面临的角色挑战,还谈起从父亲陈佩斯身上学到的喜剧之道。

用沉浸式表演塑造人物

电影《戏台》讲述民国时期,五庆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 饰)带众人进驻德祥戏院准备演出,阴差阳错下,店伙计大嗓儿(黄渤 饰)被刚进城的洪大帅(姜武 饰)错认成名角儿金啸天(尹正 饰),进而产生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陈大愚扮演的徐明礼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颐指气使。

谈及对角色的理解,陈大愚坦言,塑造徐明礼的核心是抓住其内心底色的“恐惧”与“胆怯”。“他活在胆怯中,所以他才需要借大帅的威风来掩饰自己的不自信。”为了贴近角色,拍戏前陈大愚观察了大量的人物和角色:“他们为什么对领导一个样,对下属另一个样?观察多了才发现,其实就是恐惧。”

抓住人物的内心状态后,外在的动作和形态便水到渠成。陈大愚延续了他在话剧《戏台》时候的良好创作习惯:早早穿上角色的服装、拿上道具,对着镜子反复观察自己,甚至提前很久上妆。“人靠衣装是有道理的,穿上戏服、化好妆,气场就变了。相由心生,外形变了,心也会慢慢往角色上靠。” 他笑称,这是自己沉浸角色的“小仪式”,在话剧排练时就如此,排练第一天就穿上角色服装,十几个小时里时刻找感觉:“长时间沉浸,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

片场的即兴发挥让角色更加丰满。陈大愚记得,有一场大帅骑马的戏,大帅脚没蹬上马,他下意识地把双手变作“小台阶”,连声说“踩我,踩我 ”,陈大愚笑道:“当你内心像这个角色时,动作自然就来了。”

尽管与陈佩斯、黄渤等资深演员搭戏,陈大愚坦言压力不小,但整个拍摄过程NG很少。“大家准备充分,配合默契。”

两代喜剧人的光影对话

7月8日,陈佩斯与儿子陈大愚曾来成都路演,片中,父子俩有多场对手戏。谈及陈大愚的表现,陈佩斯以一句“还行”带过,但也评价道:“比我第一次上镜强多了。我们那代人拍戏紧张,胶片金贵,一开机就肉疼;现在数字拍摄安静自在,他们这代表演更松弛。”

陈佩斯在路演活动现场

陈大愚则坦言压力不小,尤其在父亲身兼导演、编剧、领衔主演三重身份时,总想多分担些。他透露,电影开机当天恰逢陈佩斯70岁生日:“白天导戏演戏,晚上回去还得改剧本,我看着心疼。”

简单几句话,道出两代演员的差异,更映照出父子间无需言表的默契与关怀。

陈大愚从小浸润在喜剧环境中,父子二人对喜剧的理解既有共通之处,也存在分歧。“大部分是一致的,但侧重点不同。” 陈大愚解释,自己更强调观众对角色、事件和台词的“道德评判”。父亲则更注重故事和人物的扎实感,强调喜剧里的悲情因素,“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其实严格来说是喜剧的内核是角色悲情的因素。”

陈大愚在路演活动现场

被问及与陈佩斯导演在片场有没有分歧时,陈大愚直言,“他是导演,我听他的。”陈大愚表示,自己更多是在作品中积累经验。从剧本修改到拍摄筹备,再到后期宣发,他每天都记录工作笔记,反思当天的得失,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大本工作经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次做电影时,就能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种习惯源自他的理科背景,“喜欢记录和对照,像做实验一样调整自己。”

谈及父亲在片场的状态,陈大愚坦言,陈佩斯的状态随时间变化:上午和下午精力充沛,充满创造力,“特别投入,能迸发很多想法”;到了晚上则会严肃些,“毕竟体力有限,所以我们收工很早”。

会坚持做喜剧

该片改编自陈佩斯高口碑同名话剧,豆瓣评分高达9.0分;该话剧十年巡演360多场,被誉为“当代喜剧标杆之作”。《戏台》电影版继承了原剧作扎实的剧本优势,通过精妙的“三一律”结构(时间、地点、事件高度集中),营造出强烈的戏剧张力和叙事压迫感。笑点通过“情节递进+误会叠加”的滚雪球效应自然生发。戏中人物因信息错位、身份错认等步步陷入更深的困境,每一步看似合理的行动都引发新的、更大的误会,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让观众在“水到渠成”的笑声中,沉浸于这个荒诞又真实的故事。

对于话剧改编电影的难度,陈大愚深有体会。“最大的挑战是破解和改编,既要保持故事完整,又要让角色更丰满。” 他举例说话剧中一句“两边打起来了”,在电影里需要用画面呈现两军对战、攻城等细节,“必须填充所有逻辑和细节,让观众觉得可信。”

拍完电影《戏台》,陈大愚对未来的创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还是想做喜剧作品,可能会更年轻一些,加入更多黑色幽默。”他透露,自己手里有一两个半成熟的剧本:“现在还是纯个人觉得好的状态,后续要根据各方的建议、市场需求调整,过程会比较漫长。”

而谈到是否会将另一部高口碑话剧《驚夢》搬上大银幕,他坦言有打算,但难度比《戏台》更大:“《驚夢》喜剧结构没那么强,可能不太符合当下观众的口味。”

采访最后,陈大愚向父亲陈佩斯以及广大观众送上祝福:“祝大家看喜剧开开心心的,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能看到更多好的喜剧。”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实习生 谢宇宏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