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西藏自治区第二届优良畜种评比大赛拉开帷幕。本次大赛聚焦优良畜种选育与集中展示,旨在为西藏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本次活动走秀展示的牦牛。

图为巴杰带来的正在比赛的“娘亚”牦牛。
据了解,此次参赛畜种代表西藏不同地域的优良品种,涵盖牦牛、绵羊、山羊三大类22个品种。其中牦牛品类最为丰富,共12种39头;绵羊有8种28只;山羊2种6只。

图为藏西北白绒山羊。
为保障评比公正,大赛组委会针对不同畜种制定了统一评分标准,每头参赛牲畜都有专属编号,确保评审全程公开透明、可追溯。评审期间,七位专家穿梭在各个展位间,从畜种整体特征、外貌体躯、体尺体重到种用价值等要素,逐一细致评估,确保每一个品种都能在公平基础上竞争。

图为赛场外的那曲本地牦牛。
参评结束后,来自嘉黎县夏玛乡的牧民巴杰,轻轻抚摸着他带来的“娘亚”牦牛,满脸骄傲地给记者介绍:“你看它头粗重、额短宽,颜面微凹,肩甲高耸宽厚——这是正宗娘亚牛的特征。”他一边说,一边指向旁边体格稍小的牦牛,“这头母牛相对较低,腹大且不下垂,四肢发达。它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孩子还不满一岁,舍不得分开,就一起带来见见世面。”他笑着补充,“我这头娘亚牛比其他牦牛多一对肋骨,每多一对,就能多产17公斤肉嘞!”

图为巴杰与自家的母“娘亚”牦牛和小牦牛的合影。
此次大赛不仅是优良畜种的展示舞台,更是推动畜种改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契机。它标志着西藏畜牧业正朝着标准化、优质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为这片雪域高原的乡村振兴与农牧民增收,注入蓬勃的新动力。

图为紫绒山羊(阿里地区农业农村局提供)

图为赛场外用作参观的羊。
来源:西藏日报